花了几天时间才读完这本书,这本乔布斯唯一授权的官方传记,两年多的时间,作者与乔布斯40多次的面对面倾谈,以及与乔布斯一百多个家庭成员、 朋友、竞争对手、同事的不受限的采访,造就了这本独家传记。尽管乔布斯给予本书的采访和创作全面的配合,但他对内容从不干涉,也不要求出版前阅读全文的权利。对于任何资源和关联的人,他都不设限,甚至鼓励他所熟知的人袒露出自己的心声。他决定请Walter写自传的原因——正因为他不需要别人的恭维,所以我愿意相信他跟Walter说的:“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我不经常在他们身边,我希望他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并理解我做的事情。另外,我生病以后,我意识到如果我死了,其他人肯定会写我,而他们根本不了解我。他们会全都搞错。所以我想确保有人能听到我想说的话。”

2011年,史蒂夫去世的那一年,我有了第一个苹果的产品,一个300多的iPod shuttle,这么一个没有屏幕,没有扬声器的四四方方的小东西,在那个MP4都快过时的年代却给了我巨大的震撼冲击感,第一次打开包装盒,用iTunes连接下歌,插上耳机夹在领口上,被这个一个银色的一平方厘米的小玩意儿深深吸引,它陪伴了我高三生涯。再后来iPad,iPhone,MacBook,Apple watch,AirPods,HomePod。八年后的今天,才有机会翻开这本创造这个伟大公司的人的一生。

天才和疯子这两个词在乔布斯身上真的是完美的结合。他偏执,追求完美,专注,超强的感染力,但同样刻薄,执拗,不负责任,低情商。乔布斯从来都不肯放弃从硬件到软件,从设计到制造,从零售到使用一切环节端到端控制的努力,这些努力是为了让用户获得完美的体验,但也是满足他控制的欲望。法国著名作家蒙田有句话:“我们的一生,一半是愚蠢,一半是智慧;不管是谁,如果只写到受尊敬和权威的一面,就等于只写了一半。”这本书最好的一点就是努力写出乔布斯智慧的另一面背后的复杂之处。所有成功在乔布斯身边生存下来的人,都是知道如何平衡他的正面激励和负面打击,否则,你将遭遇噩梦。萧伯纳说过一句话: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不理智的人想使世界适应自己。当然这个世界成功消灭了99.99%不理智的人,这也使得成功生存下来的0.01%的人显得尤其宝贵,在乔布斯身边的人,都必须接受一点,在苹果,乔布斯就是世界,理智的人适应世界。

你真的很难想象一个在病床上跟癌症斗争的人,还在挑剔着哪款呼吸面罩的设计感好些;一个公司的CEO一直不停专属车位将没有车牌的车霸占着残疾车位。

前些天还和好朋友聊起,如今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手上拥有着庞大的现金流,如果乔老爷子一直掌舵着苹果直到现在,会是一个什么局面。我们一致都认为,苹果公司可能不会那么有钱,但也许会更伟大,创造出更不可思议的产品。不可否认的事,乔布斯其实没有看错库克,库克的冷静专业的管理,让苹果的市值一跃冲天,如今的苹果依然制造着世界上最好的电子产品,这些产品均衡没有短板,用户体验极致细腻。但如果乔布斯在,定会是另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不会有万年5V1A的充电接口,不会有奇葩的Apple Pencil一代和Magic mouse充电方式,iPad不会配置上键盘和笔,iPhone上也绝不会有刘海屏幕….也许iPhone已经不是现在最依赖的设备,人们会在每年的秋季发布会中不停惊叹,像当年从牛皮纸中拿出MacBook air ,像发布三合一设备iPhone那样惊叹不已。而不是像现在只是会说你大爷还是你大爷。随着今年的John Ive的离开,那个当年与老爷子想法最接近的人,苹果公司的产品可能越来越好,也越来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也很难在像当年由衷的惊叹。

但乔布斯给苹果公司注入的能量无疑是留在苹果的血液里的。重新回到苹果后的乔布斯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就是在考虑如何让苹果公司“长青”。和其他公司相比,苹果员工的那种热情,苹果产品那种完美,都是最好的体现。这几天看到新闻,Apple Park正式对公众开放,这个属于老爷子的遗作也作为了苹果精神向世界宣告着Apple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