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教授是北大经济学教授,也是我国的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2018年,发了一个宏愿,准备用30年时间,每年写一份报告,记录中国从2019年到2049年的变化。我在得到app上有幸看到这个报告,学习了这个课程,发现很多有意思的角度及观点。这是我听读何帆教授报告整理的重点笔记,仅作为学习用途。如果看后有兴趣,也可以去订阅何帆教授的专栏,学习更深入的知识观点。

生活在2018年的人们,会看到中国经济遇到的各种冲击,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在放慢,股市不停地下跌,P2P不断爆雷,疯狂的互联网裁员浪潮,身边有朋友聊到消费降级、房价下跌,会感到深深的焦虑和担忧。2019年的年初我们不断听说着:今年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又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剧烈转型的时代。旧的路标已经消失,新的秩序还没有出现。这个社会的变化太快,大多数人自然会感到力不从心,会感到无助。整份报告以“历史反转”为前提脚本,以中美博弈,技术赋能,新旧融合,自上而下,重建社群五个变量出发,讨论2018年从慢变量中寻找到的小趋势。

01 | 历史是个“反转”大师

1. 历史剧情的反转

反转是电影导演、编剧们还有小说家们特别喜欢用的一个技巧。历史也从来都是一个反转大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人们对经济前景普遍感到很悲观。但是在二战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反而是美国历史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20年,被称为“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盛极而衰、否极泰来

2. 五个变量

“中美博弈”

中美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鲸鲨生态”,鲸鱼与鲨鱼两种强大却十分不同的物种共存。

中美贸易战的反转:不是打赢了贸易战,而是两个超级大国能够意识到,有一个更大的挑战,对全人类的挑战,必须由中美两个最大的经济体联手才能应对,这才能构建中美合作的新基础。

“技术赋能”

技术创新的反转是:核心技术很重要,但中国的优势在于发展应用技术。中国庞大的市场,工程师红利,是技术发展上的一条全新的“群众路线”。

“新旧融合”

工业化的反转:高估了新兴产业的颠覆性,也低估了传统产业进行自我革新的能力。

“自下而上”

城市化的反转:“多核城市”。“多核城市”就是说一个城市里有很多核心地区。

“重建社群”

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狼性文化”是个人主义的崛起的表现。

人们重新回归到合作中,这也将是我们进入到“丰裕社会”之后遇到的最大挑战。“丰裕社会”指的是当我们摆脱了物质贫困之后,影响我们每个人幸福感的,不再仅仅是个人的财富积累,而是公共生活和公共服务。

个人主义的反转:社会资本以后会比“实物资本”、“人力资本”更为重要。

02 | “慢变量”

方法论:在慢变量中寻找小趋势。

1. 海上为什么会有波浪?

天气是影响波浪的变量,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便是慢变量。

影响房价变化的慢变量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影响你一生的慢变量是出生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

影响你的孩子未来发展的慢变量是他们的兴趣和天赋是不是契合了未来的社会需求。

寻找慢变量就是一个观察历史的“上帝视角”

2. 一旦打开就合不上的趋势

慢变量之所以称之“慢”,是因为它的力量是逐渐释放的,可能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显现。但是,这种力量一旦打开就合不上,会形成非常持久而且强大的惯性。

技术进步其实是一个慢变量。慢变量的特征在于,它是有惯性的,一旦开始就不会停滞。越是重大的技术进步,影响历史的进程越是缓慢,因为它会导致包括硬件和软件在内的所有系统的重建。它也会导致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出现重大革命,而我们是在漫长的时间内逐渐发现它的威力,并且适应这种变化的。慢变量还会消化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冲击。

3. 影响中国的慢变量

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工业化、城市化和技术进步。

03 | “小趋势”

1. 什么是小趋势?

小趋势的概念是美国未来学家马克·佩恩提出来的。按照佩恩的定义,小趋势就是占美国人口1%的群体出现的变化。有一些人群,虽然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但是却能够产生跟他们人数似乎不相称的影响力。

小趋势的特点是要足够小,才能显示出锋芒,但又必须足够大,才能够彰显出力量。

2. 为什么会有小趋势?

小趋势的出现是因为技术的赋能、平台的提升、环境的改变,和这些小趋势里面的人有创新的激情。

3. 如何利用小趋势?

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小趋势,并且一心一意地服务好这个小趋势,这便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口。

4. 如何找到小趋势?

想要找到小趋势,你必须尽可能地跳出自己的圈子,去做一个“流浪者”。你要学会从指南针开始自己的旅行。也就是说,你要先找到慢变量,但是最终,你要到达小趋势。

慢变量好比是高速公路,你要上去了就不会迷失方向。但是你在高速公路上是看不到令人惊艳的美景的。你要不时地从高速路的出口下去,在城市的街道、乡村的小路上游荡。你要停下车,跟遇见的各色人等聊天,倾听他们的故事,同时你还得用眼睛的余光,去扫视来来回回的人群。直到蓦然回首,发现让你激动的小趋势。

04 | 如何培养你的“历史感”?

1. 观察历史的大树模式

广角:整体的形状,树冠、树干和树根。

显微镜:树的变化。

无人机航拍:上帝视角。

往天上看:去看这棵树的枝条。

朝地上看:去看落叶护根、种子落地。

看外界:观察天气,气候,生态的变化。

总结:当我们去观察历史的时候,我们要学会从多个不同的视角去看。

2. 中国经济,用大树模式怎么看?

看内部:

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发展

九十年代:出口贸易经济。

2000年之后:房地产行业崛起。

看外部:

国际贸易的格局巨大的变化

90年代末的东亚金融危机

世贸经济组织

3. 从枝桠看母体的生命力

著名社会学家米尔斯写过一本名著,叫《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说,普通人觉得,我这么卑微的生活能够跟宏大的历史有什么联系呢?这是错的。历史就是由我们这些普通人塑造的。普通人也很难体会到,我的生活跟别的陌生人的生活会有什么关系呢?这也是错的。

你的命运其实和很多与你素不谋面的人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米尔斯说人们要有“社会学的想象力”,我把它叫作“历史感”。

如何培养培养历史感:

每一件事情,你都要问一下自己,这件事情在历史中的真实尺度究竟有多大。我们是倾向于夸大了它的影响,还是会低估它的影响?这件事情又跟哪些事情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原来的判断有没有被证伪?如果被证伪了,那能不能找出来,我们在哪里犯错了?

05 | 你为什么高估了贸易战的破坏力?

1. 台风是可以预测的吗?

贸易战和台风都是在意料之中,但却难以预测。

2. 贸易战会带来多大的破坏?

贸易战和台风都是人们常常会高估它的破坏力。

建立在供应链基础上的国际贸易和过去的国际贸易已经大不一样。你要想推倒重来,再重新建一套供应链体系,就会给整个世界经济带来混乱。

3. 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折点

贸易战和台风都会暴露长期以来被掩盖的问题。

中美关系已经击穿了支撑线,可能进入新一轮的下跌行情,到底跌到哪里是谷底,这就很难预料。

06 | 想下车的人:谁在支持特朗普?

1. 特朗普是个什么样的人?

特朗普的性格:很像是一个多动症患者。特朗普很容易冲动,会突然情绪爆发,很难长时间专注一件事情。

特朗普的经历:一个享受真人秀明星效应的商人。特朗普其实是一个威权型的CEO,他的团队管理混乱,他关心的是短期KPI考核,只要能向观众交上漂亮的答卷就可以。

这样的一个人,我们不能低估他集中炮火打一场战斗的决心和斗志,但是也不要觉得他有长期、缜密的战略,或者是执行长期战略的能力。

2. 谁在支持特朗普?

反对希拉里·克林顿所代表的精英阶层,是“想要下车的人”。

3. “想要下车的人”

他们想下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车。全球化虽然能够从总体上带来福利的增加,但是在一个国家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一定是有赢家和输家的。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对全球化和技术进步感到不满。蓝领工人的情况恶化了,所以他们想往回走;年轻人看不到前途,所以他们要求更激进的政策;那些刚刚来的新移民和弱势群体,他们被边缘化了,所以他们想要往中间走。

这些都是想要下车的人,而他们就是站在民粹主义背后的人。由于政治精英们都热衷于支持全球化、全球治理,民粹主义者觉得政治离自己太远,精英们的那些政治主张跟他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毫无关系。结果,他们就会和政治日益疏离,变成现有体制的反对者。

4. 美国国内政治撕裂

一般来说,政治家都会选择和新生的社会力量站在一起,建立自己的政治联盟。可是,特朗普却看到了这些正在失去影响力的群体,选择他们成为了战友。

虽然全球化的步伐会放慢,但技术进步的速度是不可能放慢的。我们会看到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飞速发展,看到更迅猛的技术进步,而这些技术将会甩出更多的剩余劳动力。

07 | 什么塑造了这一代人的国民性格?

1. 坐上快车的一代

经济增长会影响到国民性格。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人们会更乐观、更自信、更积极上进、更包容开放。过去30年的中国就是这样的典型案例。“坐上快车的人”对待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态度也更乐观。

中国的消费者对技术创新的接受程度,显然比西方消费者更高。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技术崇拜的氛围,这就让中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变成了全球互联网大国。在中国聚集着全球最多的互联网用户,全球排名最靠前的互联网企业。

2. 美国的焦虑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群居动物总是要分我们和他们的。事实上,是先有了他们,才有我们,也就是说,先有了对手,才能保持自己人的团结。所以,各个国家之间一定存在着竞争关系。在极端的时候,这种竞争关系会表现为战争,而经济增长就是和平时代的竞赛。哪个国家的技术进步速度更快,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它的体制优势。

美国人感到忧虑的不单单是中国在某一项技术上会领先,而是由于中国独特的体制优势,以后会有更多的新技术出现在中国。

3. 同一辆车上的两群人

美国出现了一批想要下车的人,他们环顾自己周围的小环境,感到更多的失落、焦虑、不安和抱怨。美国出现政治分裂,支持特朗普的和反对特朗普的几乎是势不两立。正是因为这种分裂,美国需要制造一个对手,于是,就选中了中国。美国看到了中国的崛起,想要改变中国,又无从下手。可是,要去迎接一个和它不一样,但以后经济规模可能会比它更大的中国,美国又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与此同时,中国积累了一批被挤上车的人,他们没有办法理解西方民众的感受,所以才会对来自美国的指责感到格外困惑,更易于被激怒。真正危险的是,虽然想要下车的人和刚挤上车的人想法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其实都在同一辆车上。如果想要下车的人和刚挤上车的人真的在车厢里发生了殴斗,这辆车可能会失控,会掉下悬崖。

08 | 谁能打破大国博弈的生态平衡?

1. 鲸鲨猜想

鲨鱼没办法变成鲸鱼,鲸鱼也没办法变成鲨鱼。

同样的道理,一个国家的性格是由它的历史和文化决定的。中国和美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但中国变不成美国,正如美国变不成中国是一个道理。每一个物种都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演进,适者生存。巨齿鲨的灭绝,归根到底不是由于鲸鱼长得更大,而是由于它自己没有适应环境的变化。如果美国的相对国力出现衰落,最根本的原因出在美国自身。同样,如果中国经济没有顺利地实现崛起,最根本的原因也是出在中国自身,谁都不能让别人来背黑锅。

在生态系统最顶端的物种是很难互相灭绝的。大国之间,很可能最后不得不出现一种均势,出现一种平衡。当然,这种平衡其实是努力争取来的。大国之间的博弈,就像《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中说到的那句话,为了保持在原地,你必须不停地奔跑。

2. AI之谷

只有当中国和美国遇到一个共同的挑战,才会有坚实的合作基础。而这个挑战必须来自人类之外,而且这个挑战必须足够大,以至于需要中美两国联手来应对。在人类历史上,AI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冲击力,可能是一个量级的。人工智能也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极大飞跃,可是同时也会导致大批劳动者失去工作。根据麦肯锡的一份报告,未来可能有4亿个工作岗位会被AI替代。所以,AI会带来财富的涌流,但技术进步的利益会更多地流入少数人的钱包,大部分人并不会分享到更多的回报。美国和中国在应对AI挑战的时候,已经站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因为我们同样缺乏经验。

09 | 应用技术为什么比核心技术更重要?

1. 要核心技术,还是应用技术?

核心技术当然很重要,但应用技术可能更重要。

在理解技术创新的时候,我们不能只以技术的先进程度作为衡量标准,而是要以哪种技术更容易为最大多数的人、最大多数的企业赋能作为标准。

2. 为什么流水线会出现在美国?

我们是把生产过程拆成不同的工序,把整个生产流程化,把每个工序标准化,这样才能尽可能做到既减少生产时间,又能保证产品质量。这就是工业化的精髓,工业化的本质就是流水线。

3. 创新者的窘境

很多企业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它们做得不好,而是因为它们做得太好。

你会错过很多新兴的小趋势。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竞争对手超过了自己。

4. CCTV,你们的楼盖歪了

跟盖楼不一样的是,在技术的演进过程中,应用技术会影响到核心技术的变化。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应用技术也会随之变化,应用技术变化了,核心技术也要随之更新。

10 | 场景革命:如何找到新技术的应用场景?

1. 寻找场景

拆解领域:有两个维度,一个是空间,一个是时间。

空间分大小,小的是家居环境,中等的是办公室、酒店,大的是你居住小区和社区。

时间分长短,一般的工作场所是八小时制,有的地方是两班倒,比如超市,还有些地方是通宵营业,比如酒店和医院。

2. 适应场景

产品投入场景之后,它会跟这个场景相互适应、相互改造,就好像农作物能改造土壤的品质一样。

3. 创造场景

产品创造场景,场景反过来又让产品的潜力爆发出来。这样形成的闭环,效益是难以想象的。

一个会给自己创造场景的企业,从来都不会愁自己的场景太小。

11 | 技术赋能:无人机为什么要去新疆?

1. 寻找边缘

所有的人都在最热闹的地方找场景,这里用户多、用户连接密集、各种支持资源丰富。但是,把这种策略反过来,也未尝不是一个策略。如果你深入到无人地带,未必就找不到机会,因为无人地带虽然荒凉,但正是因为荒凉,所以开发的空间大,人们也更渴望被开发。看起来距离新科技最遥远的地方,其实应用场景可能最明确。

2. 技术赋能

企业走一条给更多的人赋能的路线,不光是改变了自己的产品和用户这么简单。这个被赋能的生态,会反过来影响整个企业的定位和战略。

12 | 没有了人口红利,如何挖掘市场潜力?

1. 商业世界里的稗草

技术贴合场景,这既是中国的一个独特机会,也是中国的一个独特风险。在竞争的压力底下,一味地匹配场景,可能就会被场景驯化。

2. “穷人的创新”

“穷人的创新”,其实说的就是如何降低生产成本。

但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越来越严,而且消费者的偏好也变了,穷人的创新不在有效。

3. 市场引领的劳动密集型研发

在中国的宏观经济中的工程师红利和市场红利

13 | 新造车运动的攻坚战,谁赢了?

1. 新造车运动的瓶颈

联网惯用的进攻型武器,在打入传统产业腹地的时候,打不过传统行业的防守型武器。

互联网行业的武器主要是三个:一是数据、二是技术、三是资本。

这些武器,当它们攻入传统行业的腹地之后,威力就会大大下降。

2. 大数据 vs 小数据

传统企业的小数据,就是跟某一个具体客户的深度体验、跟某一个具体生产环节的微妙变化有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天然就隐藏在消费者的心里和生产车间的流水线上,在制造业的手里。这些数据有个特点,就是它们下沉在物理世界的深处,你光靠互联网手段很难拿到。

3. 技术 vs 流程工艺

互联网行业精通的是面向消费者的技术。互联网也有不擅长的技术,就是关于生产流程、生产工艺的技术积累。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就只能和传统车企合作,让传统车企为它们代工。互联网企业擅长的都是轻资产模式,原来他们是不建工厂的。如果互联网企业一旦开始自己建工厂,它的轻资产就会变成重资产。

3. 资本扩张 vs 成本控制

成熟的车厂,都有极其严格的成本控制手段,这个本事,互联网又没有。一旦早期产品市场不认可,销路打不开,就会出现经销商断网、供应商断货。这些问题反过来又会影响到融资,这对新公司来说都是致命伤。

4. 进攻型武器 vs 防守型武器

互联网有大数据,传统产业有小数据。互联网有新技术,传统企业会管理流程。互联网有资本,传统企业会控制成本。互联网行业原来惯用的武器,都是那种进攻型的武器。它是借助资本,迅速增长,获取数据,形成闭环,然后一举颠覆旧行业。

但是传统产业的武器呢,都是防守型的武器,它是通过长期积累,高筑墙广积粮,让后来者没法进入。

14 | 传统制造业如何绝地反击?

1. 海尔的蜕变

第一个七年,把“海尔”打造成一个知名的品牌。

第二个七年,开始做多元化,从生产家电拓展到了其他的业务。

第三个和第四个七年,海尔开始搞国际化,做全球品牌。

到了最近的七年,也就是从2012年开始,海尔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战略转型。

2. “去海尔化”

能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企业,会比过去跑得更快,但是要比对手跑得更快,就必须创新”。

3. 互联网生态

有各种各样的生命、物种,都能够在生态里面成长,最终是通过一个自然选择的机制优胜劣汰。

凯文·凯利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他说,“所有的公司都难逃一死,所有的城市都近乎不死”。原因就是因为企业总是想着把自己变成一个商业帝国,而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生命体。

15 | 电子竞技:为什么新产业在用老套路?

1. 电子竞技是新兴产业吗?

电子竞技和传统体育比,可能比的东西不一样、形式不一样、技术不一样,但是它的内核是不变的。

体育本质上是是在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时间跨度里面,通过制造一场又一场充满戏剧色彩的比赛,一个又一个史诗一般的传奇人物,塑造出来一系列的精神图腾,然后再用它们去征服数亿量级的,跨越文化、年龄、性别的这些人。

体育其实是人类所有活动当中,用来经营仪式感、参与感还有公共形象的一个固定的成分,这个成分从古希腊就有了。

2. 传统内核与代际更替

这一项传统之所以还能保持生命力,是因为这个开源社区有监督者,有它的底层规则。这些东西决定了什么新物种可以存活和生长,什么物种不能。任何一个想要进入这个领域的人,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这些传统致敬。

16 | 如何用“灰度思维”突破产业边界?

1. 电动车是新技术吗?

人类历史的发展更像是一个举着火把的夜行人,火把能够照亮眼前的路,但是身后的道路又可能会陷入了黑暗。

所以历史经验可不是一个废弃的荒山,而是深埋的宝藏,就看你识货不识货、会不会用了。

要习惯的是“灰度思维”,抛弃过去那种看待新旧事物非黑即白的简单思维方式。

2. 创新源自“混搭”

“混搭”追求的是变化,但是指导“混搭”的是不变的东西。是什么呢?是人们的审美观。审美观是一种长期内不变的东西,这其实就是“传统”。传统源自于人性。技术创新可能变化很快,但是人性是不变的。与其去猜测未来十年会出现什么变化,那你不如去问问未来十年有什么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抓住传统,“万变不离其宗”。

17 | 城市怎么才能精明地收缩?

1.为什么城市会收缩?

其实,在城市化过程中收缩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如果有的城市在扩张,一定就会别的城市在收缩。城市里人们的生育率会经历下降,因为城市的生活成本实在是太高了。经济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也会造成城市的收缩。

2.如何正确应对城市收缩?

“精明收缩”

3.义乌的“精明收缩”

把城市的人口边界、产业边界完全打开来,让一个城市变成一个网络生态里面的节点。在社会学里有一个理论叫做“结构洞”,说的是你应该努力成为社会关系网里面的节点,因为节点才是整个网络里真正的价值所在。

18 | 城市可以没有市中心吗?

1.单核城市 vs 多核城市

未来的城市新物种应该是“多核城市”。“多核城市”的特点是很难分辨出哪里是中心城区,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特色,而且自成一体,都很宜居。

2.城市新物种:东莞

东莞是不设县的,东莞是一个只有市和镇两级建制的特殊的地级市。像这样的城市,全中国只有5个。东莞是市的下面就是镇,各个镇自成一体,每个镇都有一个中心区。

现在遇到转型压力的时候,没有中心的东莞,就能看出多样化的优势了。现在的东莞外有贸易战,内有产业升级,这个时候,各个镇或沉或浮,主要看谁的水性更好了。比如,依靠外贸和房地产的镇转型起来就更困难,而那些产业链比较完备的镇,仍然能够中流击水。

3.格莱泽悖论

随着长距离运输成本的下降,接近性(proximity)的价值反而会上升。也就是说,城市一体化程度提高之后,城市和城市之间的人流和物流当然会越来越畅通。但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来讲,随着城市一体化的程度提高,你的生活半径很可能不仅不会扩大,反而会更缩小。

19 | “位置”还是房地产的黄金法则吗?

1.从“碳基城市”到“硅基城市”

过去的城市主要跟人所在的实体物理空间有关的,所以叫“碳基城市”。

未来的城市是跟互联网的虚拟世界有关的,所以叫“硅基城市”。

2.什么是“颜值革命”?

“颜值革命”就是说,你得能提供新奇而美好的东西,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越是在自下而上的力量得到尊重、得到赋能的地方,对颜值的追求更强烈,美好的东西更容易受到追捧,在混乱中更易于涌现出来秩序。互联网减少了那些老城在硬件上的劣势,通过技术为这些生活气息本来更加浓郁的地方赋能。在“颜值革命”的背后,是城市秩序正在重建。

3.混乱背后的秩序

对一个城市来说,如果想要获得更旺盛的生命力,或许它看起来应该更像菜市场,而不是那个超市。谁能占据人们生活需求的黄金位置,谁就有可能获得生长的空间。

20 | 谁能破解中国城市化的困境?

1. 中国古代的城市化:自下而上

自下而上并不是一种新趋势。城市化自古以来就是由自下而上的力量推动的,你过去熟悉的那种自上而下的城市化才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模式。

2. 中国现代的城市化:上层主导

中国在过去二三十年里的城市化发展,是一种土地财政驱动的、政府主导的模式。

3. 观察自下而上的力量

城市的秩序,不是靠城市设计师规划出来的,而是普通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4. 拉开城市化第二季的序幕

新的城市化用的是城市更新的思路,这种思路的关键是怎么样让我们现在的城市更加人性化,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

21 | 择邻而居为什么变得很重要?

1. 世外桃源阿那亚

阿那亚这个楼盘,在房地产界其实赫赫有名,它被称为“中国四大神盘”之一。

小区里不光有住宅楼,还有酒吧、咖啡厅、图书馆。并且业主之间的关系出奇地紧密。

2. 房地产业的社群运营

运营社群,绝对不是简单地让人们加入一个群体,而是要激活这个群体里的社会关系,让人们能通过寻找某些共同的兴趣和目标,进入一种共同体。

3. 风雨社会里的择邻而居

社群的本质:随着物质需求被满足,人们在内心深处会越来越追求价值观的共同体。而且,如果身边这种共同体还不存在,人们就会通过搬家或者网上社交等等各种方式为自己创造出来这样的一个共同体。

22 | 在今天还要坚持个人主义吗?

1. 反思个人主义

在过去二三十年,是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人们首先追求的是物质财富的增加。物质财富的增加又提高了个人的自由度,这是一种进步和解放。

2. 社会思潮的钟摆

一个社会每隔十年、二十年,就会出现重大的社会思潮转变,其实就是在两个钟摆之间摆动。有的时候人们更关心个人的财富,有的时候人们更关心公共的福利。

3. 托克维尔定律:公共生活的能力

托克维尔定律:“如果让公民们多管小事、少管大事,他们反而会更关心公益,并且感到必须不断地互相合作去实现公共利益。”

23 | 山村小学如何实现了逆袭?

1. 留守儿童

平等、包容、自信、乐观的社群。

2. 重建社群

非洲有一句谚语,“教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

最弱的环境反而出现了突破口,对学习成绩不再有太多执念,反而卸下了包袱,让教育回归了它的本来面目。

3. 未来的教育

历史是一个反转大师。绝路会变成生路,劣势会变成优势。

社群的力量,正在农村学校这个被我们忽视的角落发挥作用,留守儿童反而培养出来了更强的公共生活能力。

24 | N型曲线:未来谁的收入更高?

1. N型曲线

N型的波浪曲线:在未来,仅仅靠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脏活累活会挣的钱越来越多。具有专业训练的熟练劳动力收入会更高,这是第一个小的波峰。随后,收入水平会急剧下降。那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可能收入水平是最低的,这是一个波谷。

那再到最后,那些最具有创造力的天才人物收入水平一定是最高的,这是最高的波峰。

2. 部落到底是什么?

“部落”,是一批原本和你非常陌生,本来是来自五湖四海,但是却能够和你分享共同的价值观,能够平等而且合作地跟你一起参与公共生活的那群人。